約診專線:03-5353680

衛教資訊列表

Thu24
中醫藥防治病毒性疾病(一)

中醫藥對於防治病毒性疾病的認識             院長  黃嘉宏

    人類自古以來與病菌作戰已累積了豐富的經驗,神農嚐百草說明了人類在不斷地嘗試與經驗,讓後代能依循著前人的腳步而對疾病有相對應的處置。同時在先人的基礎上,更有嶄新的發明。所以幾乎每一味中藥都有它的典故,且後人在單味藥材的治病上,漸漸地體驗出複方治病的方式,也更豐富了中醫藥的多樣化的治病思維。在與病菌抗爭的過程,身體也產生了相對應的免疫機轉,一代代後,人體的機能反應也許與先人有所不同,但是憑藉著中醫藥既成的治病體系,在辨證論治的原則下,仍然可以處理許許多多不同種類的疾病。這就是中醫所謂的「吾道一以貫之」的精神。

    病菌侵入人體,在不同年代會有不同的機體反應。就算是同一時期,也會因人的個體差異而有不同的身體反應。以致於每個人的治療方法也不一定一樣。所以古人根據人體對於病菌的反應有了汗、清、下、和、吐、溫、補、消等八法。也就是根據外邪侵犯人體的不同層次反應,採用發表或攻裡或和解或扶正、、、等方式,以期在有效且不過於傷正氣的方式來解決疾病帶來的困擾。

    中醫與西醫最大的不同點之一是預防概念,中醫講求藥膳食補、治病不求一味猛攻,還兼顧本身的正氣。中醫重視先天的腎氣與後天的脾胃之氣,強調「治未病」的概念,因此「預防醫學」在中醫裡可說是發揮的淋漓盡致,諸如夏季三伏貼與冬令三九貼可說是耳熟能詳的中醫預防治病方式。所以中醫主張平素應強化身體機能(正氣),不論是補腎氣、扶脾氣、疏肝氣等,以使病邪不易侵犯人體,即使入侵體內也能激發正氣而予以驅滅。這與西醫一味地在殺滅病毒上打轉有明顯的不同,因為病毒也會突變,在殺滅病毒治療上我們永遠也跟不上突變的腳步。然而如果有一套醫療體系能因著敵我之間病情轉變而有相應的治療方式,那它就能有「以不變應萬變」的治病能力了,而這套醫學就是「中醫」。